另类表现是玷污艺术还是艺术创新?
时间:2011/5/19

     最近,北京通州宋庄举办名为“敏感地带”的艺术大赏,57岁的艺术工作者成力在作品《艺术卖比》中和他的女搭档光天化日之下展示性爱行为,结果被警方处以劳动教养一年。

成力惹的祸也让几年前打着艺术旗号一脱成名的“苏非舒”跻身本月搜狗输入法新词之列。2006年,诗人苏非舒在北京第三极书店参加所谓的“保卫诗歌”朗诵会时,从外到里一件件脱衣服,最后全裸读诗,结果被警方处以10天的拘留处罚。走出拘留所,苏非舒仍不忘强调自己裸体读诗所要表达的意思是:“现在的人们赋予诗歌许多意义,而我们倡导诗歌的语言要直接,衣服在这里代表了众多的枷锁,我们要去掉这些枷锁。”

处罚是否过于严苛各有说辞,如是情形终究看得人哭笑不得。到底是艺术在新时代的另类表达还是以艺术之名玷污艺术?

艺术是筐,装什么都成?

连日来,“成力事件”成为微博热议话题。有人为主人公打抱不平:“此次成力是想通过作品《艺术卖比》来讽刺当代艺术圈里艺术被过度商业化的文化现实。”也有人发了话:“虽本意如此,但这种艺术本身又何来严肃?”且不论这件作品的思想性,至少大多数网友对成力的行为表示“荒唐”、“难以接受”。

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艺术不再高高在上,艺术家也不再与专业训练有关。当代艺术打破了艺术的边界,没有门槛,人人可参与,但也因此有了打着艺术的幌子“乱来”的理由。似乎只要你做了一件别人未曾做过的事,赋予它某种意思,就可以冠冕堂皇地称其为“艺术”。

去年,艺术家赵半狄以熊猫为创作主题发起的“用我们的创造力换一座孤老院”活动引起过不小的轰动。在郑州市花园口黄河滩地上,27名小男孩画上黑眼圈象征27只国宝大熊猫脱衣裸奔,活动现场有位年龄偏小的孩子滑倒在水里,磕破了的后脑勺鲜血直流。小学生用熊猫粪便制成一座维纳斯雕像,卖出30万元,展品简介上写着:“熊猫大便据说是最香的动物大便。这个用熊猫大便做成的最奇异的雕塑,是不是最奇美的维纳斯?”这是孩子们在比拼创造力,还是大人们在烹制噱头?

一位艺术爱好者犹记2008年亮相纽约某拍卖会上的中国艺术品《乞丐》:一位中国人模样的乞丐在地上爬,前方是拎着手袋的外国贵妇领着小花狗。“连纽约当地的画廊业主和一些评论者都对此件作品感到震惊,并以十分难受而惊讶的眼光望着我并发问:我们的某些艺术家怎么了?”

装得多了,也需要“打假”

艺术北京2011当代艺博会近日开幕时,爆棚场面从微博上网友发布的即时播报便可略知一二。几乎同期在北京举行的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,索性走起娱乐路线,拉来艺人陈冠希助阵,让他首次以“艺术家”身份在内地展示作品。开幕当晚,陈冠希这道“主菜”一亮,果然场馆内拥挤,展品反倒成了配角。

“这年头不少艺术家都卷入‘做明星’、‘赶场子’和大量生产艺术的状态中去了,几乎没有人静下心来思考艺术。艺术环境有浮躁之状。”艺术评论家朱其指出。他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创造力正在滑坡。“一件艺术作品的好坏很难界定,但是否具有创造力还是有评判标准的,比如创作语言、形式有没有在艺术史上出现过,作品有没有承载一定的人文精神。可惜我看到近年来不少艺术家玩来玩去还是十多年前的那一套,不是以搞怪博出位就是商业化倾向严重,作品本身缺少打动人心的力量,更不要说对时代文化的建构作用了。”

“一些艺术家跳过画廊直接卖画,还有一些批评家拿了红包尽说好话,如今中国的艺术市场结构在某些方面有点混乱。人们看到的某些所谓的艺术,都是自贴标签,毫无艺术性可言,根本就是伪艺术,甚至会混淆视听,把真正的艺术也拖下水。”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魏劭农直言。在他看来,尽管当代艺术的视野是开放的,创作时可以取材自大众,其传播模式如“互动”、“角色互换”也已经大众化,但艺术与公众的关系并没有因此发生颠覆性的改变。艺术依然是严肃的东西,能够予人一定的思考。“当代艺术也需要‘打假’,虚张声势的‘乱来’怎能被误认为有真正的美学内涵呢?”

“艺术走近大众没什么不好,不过艺术家因此放弃对作品美学上的追求,甚至让艺术几千年来愉悦人的功能朝反向发展就值得反思了。无论社会怎么开放怎么自由,艺术也该有道德底线、法制底线!”一位策展人说。